淮南市市场监管局与淮南仲裁委日前联合出台《关于在知识产权领域进一步推行仲裁法律制度的实施意见》,正式建立知识产权仲裁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该机制将通过强化仲裁法律制度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公共法律服务职能,探索知识产权领域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机制,让仲裁成为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重要途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淮南市市场监管局持续优化监管、服务举措,完善知识产权品牌保护体系,全力护航“创新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推进两法衔接。淮南市市场监管局强化部门协同配合,联合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局、仲裁委等单位,共同建立知识产权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知识产权仲裁工作机制、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大力度、高效率切实增强全市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截止到7月底,共受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68件,成功调解45件。
深化执法联动。完善市县监管协同、执法联动,压实知识产权保护属地责任,严查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确保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无死角、全覆盖。截止到7月底,淮南市共办理涉及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67件,罚没款56.48万元。
完善援助体系。完善维权援助服务网络,成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淮南分中心、各县区(园区)保护工作站,签署淮河生态经济带地理标志品牌保护联盟协议书。建立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制度,完成首批26名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聘任,为当事权利人提供专利侵权分析、走访调查取证等维权帮扶工作。